找到相关内容208篇,用时2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无住妙觉,流布禅心

    学佛人多能众善奉行,诸恶莫作。然明了自净其意者为数不多,又云何“降伏”?  我们生活在矛盾的世界里面,  内和外,是与非,对与错,  即使是满天的星辰,  与浩瀚的虚空依然相对。  站在矛盾的任何...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。  跳出空,而圆融空;  跳出有,而圆融有。  空而不空,有而不有,终极之圆智也!  愿师之精神得以普扬!  愿道人知所束,心结消融!  愿众生皆不住矛盾,一片详和!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82162429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释义十八

    2、释尊许说 佛言:善哉!善哉!须菩提,如汝所说:如来善护念诸菩萨,善付嘱诸菩萨;汝今谛听,当为汝说。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应如是住,如是降伏。唯然,世尊!愿乐欲闻。 佛...可。佛听了长老须菩提的赞叹与请问,就赞叹他说:“你问的好!你说的对阿!照你现在所说,如来能以最殊胜的方法护念未得住心的弟子,能以最殊胜的咐嘱未得降伏的弟子。这是佛发自己未发之言,你既然这样赞叹我,...

    常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00281555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释义十九

    走动。真心安住,妄心不起,妄心自然降伏。 第三种解释:你们发了菩提,决定在心灵上证得无上无等正觉,在发的当下就已经这样降伏的妄想和烦恼,这才是真正开始修行。也就是说,当你一旦有了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的心时,你的当下就已经安居于此,你心中的妄想和烦恼也就已经被降伏了,所以我们应该像当初发心时那样安住降伏。中国禅宗有一偈语:佛在心中莫浪求,灵山只在汝心头。人人有处灵山塔,只向灵山塔下...

    常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00381556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与清净心的培养

    住?云何降伏?”全经义脉即由此总问而敷演开来。“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”,即佛陀开示人类的清净之。这样的何处可得?何处可住?而我们的染心迷情又如何得以降伏呢?  佛回答说:“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,应如是住,如是降伏。” “如是”即如经中所言,《金刚经》义脉正是由此“如是”二字而奔涌流动,跌宕起伏,时如镜湖见底,真言洞澈;时如霞光万里,秘义昭融。见之者,如仰日月中天;悟之者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50557591.html
  • 降伏心话安祥

    降伏心话安祥  妙华  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安祥人生的源头活水是经过艰苦的精力系注和心力倾注,穷理竭思所启悟的真心,也即如如之。  它以无住、无相、无念为体,以方便般若为慧。此...束缚。安祥是生命的乳汁,生命的瑰宝,安祥是至善至美的,它是身心交融的结晶。可是在今天又有多少人关注于人生的安祥呢?安祥禅,也显得门庭冷落,无能为力了。  明了外境,识得降伏,即是智者之行。...

    妙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30463478.html
  • 出家人的生活教育

    所说:“能够安住,才能降伏”。所以出家人要过规律单调的生活,这样才能安定下来,才能长养圣胎,不为外面花花世界所诱惑,根尘烦恼自然日愈清净,就有力量降伏,才能断尽一切尘惑,证果就有希望。   总之,学佛出家的人,生活不正常,就会无法安住。过于散乱放逸,会导致情绪不稳,精神不济,道心就会渐渐消失,这种不良现象,后果真不堪设想。因此,学院对学僧的要求,必须落实在规律生活中,大家要精进,...

    如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4979639.html
  • 无相布施—智慧人生

    云:“应如是降伏,所有一切众生之类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湿生、若化生,若有色、若无色,若有想、若无想、若非有想、非无想,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。”众生种类很多,数量无限,度众生不是只度一部份而已,...需要而行的布施就叫无相布施。无相布施的功德是无限的。 《金刚经》云:“不住色布施,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。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讲话、做事、吃饭、穿衣,只要存慈悲,处处可以帮助别人,造福大众。但是不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24180478.html
  • “菩提”的解释

    ,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,有五种: (一)发菩提,谓十信菩萨发求菩提,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。 (二)伏心菩提,谓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,制伏烦恼,降伏。 (三)明心菩提,谓登地...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。称为三远离或三种离菩提障。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:(一)不为自己求安乐(无染清净心),(二)除众生苦而令安乐(安清净心),(三)令众生赴菩提而予永远之乐(乐清净心)。是为三种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304781194.html
  • 初探佛说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的因缘

    《金刚经》是佛陀因须菩提尊者的“发菩提”、“住心”、“降伏”三问而展开论述的。佛陀初示“降心离相”之旨,目的是为令诸大人成就真实度生大愿。如经云:“佛告须菩提,诸菩萨摩诃萨,应如是降伏。...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则非菩萨。”这段经文是佛陀告诉当机这样一个道理,欲降伏种种妄想之,则须离人、我、众生、寿者四相之执;又欲离此四相,则须发“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,而实无一众生可度”之广大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5349862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的逻辑结构

    述因、举喻三者是同等的重要,如鼎之三足,缺一不可。 佛陀在《金刚经》中,为了开启人们的菩提,发扬菩萨的入世度人精神。围绕须菩提的三问,首先阐述欲发无上菩提心者须先“降伏”的必然性,次则说明...”的具体落实,是菩萨“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”的的必由之路。佛陀有次第地先开示人们,要远离四相树立佛法正确知见。如经云:“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:所有一切众生之类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湿生、若化生、若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4050374.html